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际 > 正文

高才通面面观❶/经中介申请“优才” 随时人财两空

  • 国际
  • 2025-04-05 10:59:55
  • 21
图:“保X来”在其网站中强调公司获奖无数,团队更有70%是企业精英、硕士或海外留学背景。  编者按  人才是发展和竞争的重要资本。今届特区政府积极抢人才、抢企业,推出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”(高才通)。截至去年12月底有92000宗申请获批,提振了外界对香港创科建设的信心。  另一方面,计划实施至今,一些问题与挑战也需要重视并优化。例如有移民中介为赚钱,令申请者“人财两空”;亦有人利用政策漏洞到港,获得永居身份和子女教育资格,但在港期间并未有工作或做生意……。  人才引进是香港推出的成功举措,但如何结合新情况,优化政策,值得重视。  《港闻报》今日起推出“高才通面面观”系列报道,通过访问不同持份者,探讨人才引进的未来路向。  近年来,特区政府为了吸引人才,推出了多项人才计划,包括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”、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及“输入内地人才计划”等。其中,中介在整个引进过程中的做法和作用不容忽视。  去年11月1日,政府宣布即时优化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的综合计分制评审标准及流程。来自深圳的Jessy表示,她哥哥申请“优才入境”遇上计划有变动,未能成功获批来港。而原先承诺申请不成功便退款的中介机构,以不同借口拒绝全数退款,引发事主强烈不满,质疑中介机构的诚信与服务质量,希望加强监管。\港闻报记者 林清孜、苑向芹  2023年,Jessy的哥哥希望透过香港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”来港就业。为方便申请,他们选择由中介机构“深圳保X来科技”协助整理资料并提交申请。Jessy坦言,选择这家中介的原因之一是她认识帮助“保X来”在社交平台投放广告的机构,且对其位于深圳高档名厦的办公室感到信任。“我们当时觉得,能在这样的地段办公,公司应该还行,所以把申请交给了他们。”Jessy说。  回顾最初选择中介的过程,Jessy表示,当时中介大力宣传他们的优势,声称通过他们代为申请,成功率可达99%。但这些数据是真是假无从考证。“事实上,中介的角色仅仅是协助整理资料,最终的申请结果并不由他们决定。”  反口拒向事主全额退款  然而,这份信任并未换来预期的结果。2024年1月,Jessy的哥哥提交了申请资料,但同年12月收到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拒签通知,且文件中并未明确说明拒签理由。根据Jessy一家与“保X来”签订的合同,若申请不成功,该公司应在收到拒签文件后20个工作日内扣除1万元服务费,退还剩余的1.7万元。12月28日,“保X来”工作人员以书面形式确认了这一退款承诺,并表示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。  然而,合同的承诺并未如期兑现。2025年2月5日,“保X来”改口以2024年11月优才计划申请规则变更为由,声称新规影响了申请结果,属于“不可抗力”,提出仅退还20%现金(3400元)及80%等值代金券的方案。  针对“保X来”以“政策变更”为由拒绝全额退款的行为,Jessy提出了质疑,她认为拒签通知书上并没有写明具体原因,这无法确定拒签是否与新规有关;其次,1月提交的申请与11月的新规是否存在关联也无从考证。她认为,新规调整是否可以被视为不可抗力,也很难在法律上明确,“所谓的‘不可抗力’,也可能是中介一套推卸责任的说辞。”  更令Jessy不满的是,“保X来”在沟通过程中屡次拖延,直至过年后才提出这一方案。Jessy无奈地表示,“一开始说可以退,但一直没有下文,到了过年后却说只能退20%,让人无法接受。”  然而,Jessy哥哥的经历并非孤例,许多同样处境的事主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布“避雷帖”,讲述“保X来”违反协议的情况,自发开设群组为自己发声。也有事主将相关经历发布在消费保平台(中国电子商会旗下的消费服务保障平台),希望借助第三方维权。  根据多名事主在平台留言表示,政策变化并未导致合同无法履行,且不应属于合同规定中的不可抗力因素。同时,申请不获批准只是服务结果,中介应按照合同约定办理退费事宜。  港闻报记者查阅企业信息平台“爱企查”发现,“深圳保X来科技”目前仍处于存续阶段,法定代表人为郭X志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1月3日,该公司原总经理、执行董事及负责人由方X变更为郭X志,同时监事也由朱X变更为郭X志。对于公司人员变动,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黄丽芬律师解释,公司人员变更属于正常现象,不能以此认定公司存在管理或运营问题,并且这一变动是否与消费者的退款纠纷有关,目前尚无定论。  记者多次查询 中介无回复  “现在群里只剩下售后进行沟通,但只是群发只愿意退还20%的说辞。”面对中介的推脱,Jessy表示打算正常寻求法律援助,现正在整理相关资料,计划向相关部门投诉,甚至不排除提起诉讼的可能性。  据Jessy了解,一般对于金额较小的纠纷,会先进行协调,若协调不成功才会进入诉讼程序。然而,也有消费者对仲裁、诉讼程序望而却步,Jessy解释,多数申请计划的是中产阶级,很多人觉得维权过程繁琐,加上涉及金额不大,请律师的费用可能与实际退款金额相当,因此放弃追讨;但她选择坚持追讨退款,原因是“实在嚥不下这口气”。  港闻报记者早前多次通过“深圳保X来科技”官网联络该公司,惟至截稿前未有收到任何回复。

有话要说...